會理是四川省涼山州最南端的一個縣,南面與云南省北部的元謀、武定、祿勸等縣隔江相望。四川會理石榴是非常出名的,會理日照時充足,年均在2400小時以上,氣候冬無嚴寒、夏無酷暑,四季如春,素有“小春城”之稱,相當宜人,而雨量集中,干濕季分明,很適合很多糧食、經濟作物及經濟林木、果樹的生長,由于得天獨厚的氣候、地理和土壤等自然環境條件,又特別適合石榴樹的大面積種植和發展。
會理石榴發展歷史
會理石榴種植據傳是在唐朝時期就開始了,由于生產出的石榴質優,被相中而欽定為每年中秋節的貢品;1990年選送了6000個作為亞運會贈送各國來賓的佳品。
會理石榴果大、色艷、皮薄、籽軟、粒大、汁多、味甜、有微香、口感好、余味長,正如專家恰如其分的評語:“籽粒透明似珍珠,果味濃甜如蜂蜜“。據研究表明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28種氨基酸,品質佳良,特別是改良品種“軟籽石榴”無需吐籽,是老少皆宜的美食。
會理人民世世代代延續種植石榴,使種植數量、范圍不斷擴大。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石榴成了縣域經濟的支柱,石榴樹成了農民增收、脫貧致富的搖錢樹。農民在上級的規劃指導下積極性高漲,結合實際在自己的房前屋后、田間地頭、荒地、山坡上等大力發展種植石榴樹,近些年來并引進突尼斯軟籽石榴逐漸改良擴大種植范圍和面積。
會理石榴當地促進經濟發展
到2020年止,會理有14 個鄉(鎮)、2個街道、122個行政村的24000多農戶種植了石榴樹,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,占全國石榴種植面積的26%;石榴果品產量70萬噸,位居全國石榴八大產區之首;實現綜合產值47億元。
會理石榴涌現了較多種植大戶,帶動了石榴產業的發展,許多農戶種植石榴增了收、脫了貧,有的走上了致富路。鹿廠鎮紅星村8個村民小組、235戶,全村以種植石榴為主,家家戶戶種植石榴樹共計80萬棵,至2019年,年產值達3000多萬元,光種植石榴人均收入就達到3萬多元,全村貧困戶均已脫貧沒有了貧困戶;有40%的農戶建了(在外購置)了新房;有60%農戶購置了汽車(小轎車);每家都擁有了摩托車,過上了好日子。
會理石榴產業的發展,拉動了物流運輸、餐飲、住宿、石油、農資、勞務工及石榴商家等相關產業的發展,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。
中國石榴之鄉-會理石榴
會理石榴從1990年以來,得到了國家和省有關專家的贊譽和好評,得到了相關部門的相應認證以及多次評獎殊榮;被命名為“中國石榴之鄉”;2019年5月,被評定為中國種植石榴面積最大的縣,榮獲“大世界基尼斯之最”榮譽稱號。
會理石榴在成熟季節,各地石榴客商云集會理,促成會理石榴果品銷往全國各大中城市、遠銷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,讓會理石榴成為世界石榴,使更多的人品嘗到會理美食——石榴。
會理石榴以其量大、質優、良好的服務,贏得了石榴客商的青睞和廣大消費者的喜愛。因而獲得”中國石榴之鄉“、“大世界基尼斯之最”是名副其實的,是會理人民努力拼搏的結果,是會理人的驕傲。
會理石榴通過水果分選機分選出優質石榴,提高石榴的附加值,能夠促進品牌化。
會理石榴樹是果農的“搖錢樹”,讓果農甩脫貧困走上致富路。
原創內容: 轉載請保留 - 鏈接: http://www.purelypatna.com/hyzx/389.html